官方老師
2022-06-0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說謊是一個常見問題,每個人都有可能說謊,更何況還是一個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2歲孩子說謊怎么處理。
1、兒童期撒謊現象很常見,是心智發展中的必經階段
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李康,帶領團隊花費了20多年研究兒童撒謊的課題。他們發現:小學階段兒童撒謊比例高達80%,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比例略有下降。
所以,小學階段孩子撒謊很常見,因為這屬于心智發展的必經階段。所以,遇到孩子撒謊,父母不要過度反應,要正確引導,幫助孩子認識到撒謊帶來的不良后果,樹立正確的觀念。
2、糾正撒謊要靠培養孩子內在的道德約束力
成人能識別出兒童謊言的比例平均為50%,無論他是否為孩子的父母。我們習慣靠成人的經驗和閱歷來“拆穿”孩子的謊言,再去糾正這個問題。但其實這樣做比較困難,而是應該培養孩子的觀念,使其形成內在的道德約束力。
人的良知系統會自覺規范道德行為,內心強烈的罪惡感會抑制不誠實行為的發生。但當一個人撒的謊越來越多時,大腦產生的情感反應會隨之變得越來越弱,隨著大腦對這種行為越來越適應,慢慢會由小謊發展為比較大的謊言。
所以,父母一旦發現撒謊問題,不能置之不理,而要及時地去糾正,避免積重難返,成為習慣。
3、獎勵和懲罰不一定是培養孩子誠實的好方式撒謊、欺騙行為背后的動因本來就是想得到好處或逃避懲罰,所以單純采用獎勵和懲罰并不能糾正孩子的撒謊行為。
對數百名中國兒童的調查結果顯示:獎勵和懲罰會誘發小學生說謊和欺騙行為,并且對低、中年級影響較大,對高年級影響較?。▋仍诘赖录s束力已逐漸建立)。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懲罰越嚴厲的班級內撒謊的孩子越多。
1、營造寬松的家庭氛圍,不要貼標簽撒謊的現象很普遍(包括成人在內),不能期待這種現象完全杜絕。只要不是上升到品格層面,造成嚴重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后果的,就不必太揪住一個問題不放,不然孩子會用更多的謊來圓前面的謊。就像上面的例子,小軒因為想要玩耍,所以對父母撒謊;
2、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孩子對于補課占用休息時間這件事存有異議,父母如果不能正視問題的根本,只揪住孩子撒謊這件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謊言。父母不能急于貼標簽,做出人格評價或攻擊,如“你就是一個愛撒謊的孩子!”“你嘴里從來沒有實話!”這些都是負面暗示語言,會強化不良行為。
3、孩子不愿意承認錯誤時,不要嚴厲而要溫和有的父母會用責罵和吼叫來試圖讓孩子變得誠實,這是不可取的。美國兒童教育學家的實驗結果證實:成人的追問越嚴厲,給孩子的壓力越大,孩子就越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撒謊的概率就越大。當孩子受到的外在威脅越大時,主動認錯并選擇“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的可能性就變得更低。
4、當父母溫和而有原則,孩子承認錯誤并進行善后處理的意愿就會更強烈。父母應以身作則,從點滴小事鼓勵孩子講真話。
“你要是這次期中考試考得好,我就給你買想要的禮物?!背煽兂鰜砹?,孩子真的考了全班第二名,父母卻以要繼續努力為由拒絕了孩子,那么下一次當再用同樣的方式鼓勵孩子的時候,孩子當即表示“你騙人,再也不相信你了”。父母的謊言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親子間的信任關系。
比如,告訴孩子“打針一點兒也不疼”,孩子會感受到被欺騙,與其這么做,不如坦率地告訴孩子“打針有點兒疼,但是可以忍受”。父母的榜樣作用非常重要,如果父母以身作則,孩子身邊的人不說謊,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影響,往往也不說謊。
5、強化孩子內心的道德守則少講道理、少嘮叨,多使用啟發式提問和換位思考,當孩子內心的道德守則被強化后,撒謊行為自然會減少。故事和經典對孩子的道德教化也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孩子通過閱讀其中的故事,感悟人物撒謊帶來的各種不良后果,會樹立正確的認知和行為習慣,過多的嘮叨和說教反而會削弱道德感。
6、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誠信的約束不能僅僅來自外界,只有來自內在的自律和自身的道德追求,才是更長久的力量。
耐心是最高級的教育,家長一定要學會耐心引導孩子的行為,對孩子進行正確教育。以上就是關于12歲孩子說謊怎么處理的一些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12歲孩子說謊怎么辦
下一篇:12歲孩子說謊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