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1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家長在面對小孩子的偷竊行為非常不理解,實際上在了解孩子的思考模式后也就能懂得孩子為什么這么做了。孩子的道德水平還不夠高,理解不了偷的概念,只會覺得得到東西會讓自己開心,接下來具體談談10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
家長要明確,10歲的孩子很可能只是處于冒險,覺得自己拿別人東西,別人卻不知道,這是很驚險刺激的事情,他們的道德觀還沒有那么強烈,晚熟的孩子甚至不知道偷意味著什么。
1、攻心為上,先穩住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時,他們第一反應不是想“如何去改正”,而是害怕,不敢面對父母。家長此時任何不當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嚴重時還會演變成心理陰影。所以說,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穩住孩子的情緒,先不要追究他們的過錯,完全可以說:“是不是非常喜歡這個東西呀?”攻心為上,讓寶寶感覺父母跟自己是一邊的,這樣也方便下面教育工作的正常展開。
2、利用孩子的善良,讓他們主動承認錯誤
“人性本善”,孩子其實都很善良,家長可以這么說:“你拿超市的東西,回頭阿姨要因為你挨罰的,你想不想阿姨挨罰呀?”
我們利用孩子的善良,間接指出他們的“偷拿”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只要意識到這一點,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因此而羞愧,主動承認錯誤。教育本就不是單方面的努力,只要當事人能積極配合,想要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一點都不難。
3、跟孩子商量,一起決定解決方案
教育大忌是“下命令”,身為旁觀者,我們都知道家長說的確實沒錯,但站在孩子的角度,父母的“武斷”只會讓他們覺得得不到尊重,容易激起逆反情緒。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后,家長要把自己的想法用疑問句的形式說出來。
比如:“那我們一起去把東西還給別人好不好?”、“媽媽這里有錢,陪你一起去給人家錢行不行?”換湯不換藥,我們并沒有給孩子更多選擇,只是話術上讓他們更加容易接受而已。
總之,倘若發現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既不能過于急躁,也不能完全無視,建立物權意識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家長有耐心、講科學,一步一步慢慢去引導孩子。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孩子未來不會復發,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內心。
孩子偷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有的家長很擔心,孩子偷東西的事實已經發生了,這對孩子會有什么影響呢,會不會記錄在檔案,接下來就詳細談談10歲孩子偷東西會記錄檔案嗎。
1、未成年偷東西被抓是否有案底
一般來說,未成年犯罪同樣會留有案底。當然,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應當適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這樣就不會留有案底。如果犯盜竊罪最終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就會封存犯罪記錄。
2、相關法律依據
《關于建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意見》的通知:
(四)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切實幫助失足青少年回歸社會,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實際,建立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對于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執法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可以作為工作記錄予以保存。
3、《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偷東西,不管教怕孩子以后的行為會越來越惡劣,但是說得太過又怕傷及孩子的自尊,導致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以下是10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不傷自尊心。
1、建立所有權觀念對于因為年齡較小而沒有形成所有權概念的孩子,在孩子隨便拿了別人東西時,父母需要重復候告訴孩子這件事情是不對的。同樣的,如果有別的孩子拿了自己孩子的東西時,家長也不能因為覺得東西不值錢就讓他人隨意拿走,這種雙重標準會讓孩子無法形成正確的所有權概念。
2、了解正確的消費觀有時候可能孩子不了解一樣東西到底有多少價值,到底超市里的一個玩具和路邊的一塊鵝卵石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同樣可以玩,鵝卵石就可以拿,但是玩具就不能拿。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時,及時讓孩子了解有些東西是需要支付代價(勞動或者金錢)才能得到的。
3、肯定孩子的誠實如果孩子在偷拿了東西之后,給予了家長誠實的解釋,家長們首先就需要肯定孩子的這種行為,否則下次孩子就會以謊言來應付父母的責問。當然在承認之后,也需要家長進一步針對這個事情本身進行教育。比如“你誠實地回答了,媽媽很高興,但是這件事情還是錯誤的”。
4、通過換位思考來幫助孩子理解偷竊許多孩子不能理解為什么拿了別人的東西,別人會不高興。這時候家長就要反問孩子:“你有一個非常喜歡的玩具,但是另一個小朋友就直接拿回家了,你會不會不高興呀?”幫助孩子理解被偷了東西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總之,10歲的孩子偷東西是很常見的事,關鍵是家長處理方式和教育態度,只有家長處理得當,愿意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從心里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管教才有效果。以上就是10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