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養(yǎng)家糊口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而孩子也并不輕松,他們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老師和家長的施壓,也會感到力不從心,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叛逆學校就來談談孩子厭學逃避上學如何教育。
有的孩子缺乏學習目標和學習興趣,或者在學校遭受打擊,受到老師批評,甚至同學霸凌,就會逃避學習,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
1、降低對子女的期待值
有的家長因為自身比較失敗,沒有活成理想的樣子,會將自己的夢想延續(xù)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孩子能夠將來有所成就,于是從小就對孩子嚴格要求。所以,家長應該改變這樣的作風,對孩子的期待符合實際情況。
2、引導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人做任何事都需要自信心,自信能夠讓人正確評估自身能力,不會高估也不會貶低自己。家長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發(fā)現孩子的長處,讓孩子樹立自信,平時多關注孩子的優(yōu)點,讓孩子能夠認可自己,從而獲得學習積極性。
3、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只有從小獲取關愛和陪伴,才會積極自信,家長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另外家里人也可以多學習,以身作則。
孩子厭學情緒也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可能是因為在學校遇到老師批評,從而對老師心生怨恨,與同學關系不融洽,家長總是逼迫打擊孩子,下面具體聊聊孩子厭學逃避上學的原因。
1、家長教育方式不當
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過于在乎,張口閉口就是替學習,久而久之,孩子不想跟家長溝通,孩子很害怕學習的起伏被家長知曉,害怕責罰。家長的苛責讓孩子覺得家長的愛有條件,心里充滿擔憂和焦慮。
2、孩子習得性無助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長期遇到困難,而家長沒有及時鼓勵孩子解決,孩子自身也沒有及時調整這樣的狀態(tài),孩子不能發(fā)現自身的閃光點,無法與人媲美,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產生自卑的心理,對于學習更是不自信。
3、孩子自我發(fā)展受挫
很多家長將關注重點放在孩子學習上,而不注重孩子整體素質的提高,沒有和孩子探討過人際沖突、心靈成長這些方面,壓制孩子除了學習以外的探索,讓孩子自我發(fā)展受挫,從而導致自信心全面喪失。
作為家長可以對孩子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每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孩子辯證看待問題,以此促進孩子的成長。
1、了解孩子厭學動機
孩子做一件事時得到獎勵就會繼續(xù)做,如果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總是感到疲憊,沒有驅動力,孩子自然不想努力。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專長優(yōu)勢,培養(yǎng)孩子的專長,讓孩子能夠凸顯在集體中的存在感。此外,還需要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2、理解孩子壓力
很多時候,孩子并不需要父母出頭,而僅僅是被理解。
當孩子回家吐槽老師、同學時,我們認真傾聽即可。父母好像什么都沒做,只是合理化孩子情緒,他就有了被理解、被關注的感覺。如能做的更多,彼此可以討論一件事的利弊,讓孩子看到不上學的壞處,孩子自然就去了。也就是說有了臺階可走,孩子知道自己要去哪。
總而言之,孩子是萬萬不能不上學的,家長也不用過于驚慌,而是采用科學正確的方法鼓勵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讓孩子重新燃起學習的興趣。以上就是對于孩子厭學逃避上學如何教育的相關話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