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厭學怎么教育?很多家長都提出過這個問題,家長干著急或者一味逼迫孩子都無濟于事,而是應該保持冷靜,帶孩子好好放松,多和孩子溝通談心,了解孩子厭學的深層次原因,一起和孩子共同面對,重新樹立起對學習的堅定信念。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教育厭學孩子學校就來談談對于孩子厭學的相關話題,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這時不要訓斥指責孩子,應該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學會合理宣泄情緒,幫助孩子重新看待學習這件事。下面說說如何教育厭學的孩子。
1、重新建立起孩子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好一個目標,比如說孩子某一科的成績不太好的時候,我們不要去要求孩子馬上就去取得及格,只要孩子在學習中比之前有進步,我們就給予適當的獎勵和鼓勵。這對孩子重拾信心是非常有幫助的。
2、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要給孩子灌輸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告訴孩子我們學習的原因不存在攀比,只要我們真的把學習的內容吸收,考試的成績只是一個輔助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3、父母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
這時父母一定不要繼續再給孩子施加壓力,一定要先減輕孩子的負擔,給他創造一個良好而輕松的學習環境,讓他能在高壓學習的環境下有喘息的機會,同時要多和孩子溝通,避免揠苗助長。
4、父母要盡可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定要先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比如父母可以在孩子作業過多的情況下,讓他先從自己最喜歡的科目做起,遇到不會的題可以問家長和老師;也可以根據孩子喜歡的事情給他買一些相關的書籍;或者經常帶他去科技館、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參觀,讓他對未知事物產生探索念頭;帶他觀看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比較輕松的影片等等,間接引導孩子。
家庭的和諧程度,孩子缺失關愛陪伴,缺乏學習動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情緒,下面說說孩子厭學的根源。
1、有些時候,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并不是主觀上不想學習了,而是出于一些其他的心理變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調節能力,相較于成人來說,都比較弱,也很難去自我調節心理。如果孩子生活當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就很難擺脫相關情緒了。
2、有些孩子厭學不去學校,并不是真的在學習上出了問題,而是一個逃避學校的借口。比如有的孩子因為跟同學相處不來,被排擠、被孤立,這種情況會影響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
3、一部分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是因為在學習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取得的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在他們內心中認為:自己即使付出了,也沒有任何的作用,沒有任何滿足感,自然會對學習帶著厭煩的情緒。
當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后,他們自我評價很低,不想面對學習,不學習也很焦慮,強硬投入學習卻無法集中注意力,下面說說孩子厭學的表現。
1、對學習采取消極態度。
孩子厭學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態度消極。不少孩子在父母家人和老師的壓力下,越來越討厭學習。甚至一想到學習,他們的情緒就開始不受控制,出現緊張、焦慮、惶恐、厭惡等。這些不愉快的經歷都在促使著孩子的情緒激化。但凡心情受到影響,他們就會明確表現出來,用消極怠慢的態度來對待一切學習活動。
2、反正我也學不會。
一般產生厭學情緒的孩子,會在學習上遇到挫折之后,極端自卑,感覺自己不是學習這塊料,自己各方面不如別人,覺得自我智力發育落后,而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是努力可以改變的。
3、失敗合理化。
有些孩子,往往會把自己在學習上的失敗和不足,歸根為各項標準不合理,比如,不應該讓我考那么多分,不應該讓我做這種題等等,讓自己的失敗變得很合理化,來安撫自己的受挫感,讓自己避免強烈的內心沖突。
4、對學習的認知偏差。
孩子厭學的表現之一為學習認知偏差,認為讀書無用。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孩子會受到網絡或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在負面信息的影響下認為在這個社會,沒有后臺、沒有金錢的支撐哪怕讀再多書也沒用。孩子一旦有了這種想法,自然不會喜歡學習。
總而言之,家長要深層次分析孩子厭學的原因,耐心地跟孩子解釋,對孩子降低期待,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信念和目標,走出厭學情緒的漩渦。以上就是對于孩子厭學的一點解讀,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教育厭學孩子的機構
下一篇:如何解決孩子厭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