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家長瘋狂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過于膽小,總是這不敢做,那不敢干,怕這,怕那,從而遇到問題就會想著要去逃避,不愿意去面對。對于這一問題,家長內心很是擔憂,不知道如何是好。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改造青少年的學校就來詳談如何引導孩子克服膽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面對性格膽小的孩子,家長必須要積極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教育,從而助力孩子早日走出膽小,避免受到更多的負面影響。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改造青少年的學校就來細談孩子膽小的負面影響。
1、害怕承擔后果
膽小的孩子害怕承擔后果,因為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有的時候犯錯就會變得非常的恐懼。他們會抗拒別人對他的要求,甚至有的時候會直接走開,這樣并不利于他們今后心智的成長。
2、適應環境能力弱
由于孩子只生活在小環境里,特別隔代照看孩子,很少出門活動,接觸外人少。對于新環境適應性弱,容易一見人就躲藏,甚至生人抱抱就哭鬧。
3、會讓孩子更加不自信,不會和別人溝通
其實孩子在外所表現出來的膽小,在有的時候也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他們甚至會因為膽小等原因,而不善于和他人進行溝通。
當孩子形成了膽小的性格后,孩子往往會在此之前有所征兆。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改造青少年的學校就來細談孩子膽小的征兆。
1、容易羞怯
一般是大人要求孩子說些什么話或做些什么事,而孩子感到羞澀膽怯,表現得緊張、難為情、臉紅與退縮。其實也是膽小的表現。
2、聲細
通常是大人要孩子回答問題或應答問候,而孩子表現出聲音柔軟輕細,如蚊蠅之聲,很難聽得見。其實也是"膽小"的心理表現范疇,只是比羞怯"膽大"了些許,但仍無法邁出去。
3、躲避
孩子因要面對不熟悉的人或不明了的事物,離開、避開與己不利的事物,以免遇到某些畏懼的情況,其實也是"畏首畏尾"的現象。孩子一般會躲在父母或熟悉的人的身后,還不時要抱大腿或拽著大人的衣服,以尋求"安全感"
對于孩子膽小問題,家長要做的就是對孩子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積極對孩子施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導,助力孩子克服膽小問題。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改造青少年的學校就來細談如何引導孩子克服膽小。
1、放手磨煉孩子
要敢于放手讓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鍛煉。有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寶寶,或怕其經不起摔打,動不動就說:“你不行”,“你還小”。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適度的挫折與磨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財富。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玩泥巴,家長應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2、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如打了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能大聲講話承認錯誤等等。還應注重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影響。父親多和孩子說笑玩耍,注重多與孩子談論爸爸,讓父親的形象和行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3、通過正確的訓練,讓孩子變得膽大
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或在班級里講話,要告訴孩子,只要想好了說什么,怎么說,大膽去說,任何人都是歡迎的。別的小朋友能做的事,你必能做到,而且能做得很好。孩子有準備地邁出第一步后,及時肯定,第二步、第三步就好辦了。為了在客人面前說話,可以先教他準備幾句話,準備送茶送水,演練一下。
面對性格膽小的孩子,家長要學會多去留心孩子的日常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助力孩子早日走出膽小,迎接美好的未來。以上就是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改造青少年的學校就來詳談如何引導孩子克服膽小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