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原因通常有很多,比如說人際關系緊張、學業負擔過重、逆反心理、厭學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掌握好方法應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叛逆經常離家出走怎么辦。
1、不要總是強迫孩子,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離家出走是必然的。父母應該懂得強迫孩子學習效果并不好,填鴨式的教育更是效率很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要總是吝嗇你的言語,讓孩子明白為什么,心甘情愿的去做,比強迫要好。
2、懂得“南風效應”。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南風效應”,說的是寒冷的北風與溫暖的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試一下:看看誰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
于是,北風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可是,行人卻把衣服越裹越緊,任它怎樣狂刮也無濟于事,未能吹落行人的大衣。而南風則不然,只是飽含著溫情,輕輕地吹拂著那個行路人,行人越走越熱,不一會兒就熱得自覺脫掉了大衣;輕易地獲得了比賽的勝利,對于孩子也是一樣的,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管的過于嚴厲,反而照成孩子的離家出走。
3、學會寬容。說實話,父母經常要求孩子體諒父母,寬容父母,卻不知道自己也不太寬容孩子,寬容別人。你是孩子的榜樣,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不僅要對孩子寬容,更要對別人寬容,如果僅僅是對孩子寬容,而對別人是另一種做法,你的孩子也許不會對你寬容。
4、學會理解孩子。正如孩子了解你的過程,在你對孩子發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下,他為什么會這么做,他這么做后會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別人怎么看他,他想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什么。盡量多抽出些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關注孩子的內心,嘗試著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嘗試著做孩子的朋友。
5、學會克制自己沖動的情緒,不要使沖突加劇。別忘了你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不要過多的苛責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在沖突面前你是榜樣,你是首先要做出調整的人。
6、一旦孩子表現出合作與變通時,要給予他正面的表揚和鼓勵。表揚和鼓勵的是孩子的行為,是過程,要讓孩子知道哪些地方做的好,因為什么被表揚和鼓勵。
7、請尊重孩子的成長。作為家長你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平等的朋友關系,讓孩子也參與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1、要做到提前準備,防患于未然
既然孩子的離家出走的原因在于學習壓力過大,家長就應該在孩子入學時就幫助他們減壓;如果孩子中途遭受挫折,應注意鼓勵,,采取措施讓孩子迎頭趕上。只要使孩子不喪失學習的信心,離家出走的現象就不會出現。
2、要加強與孩子的聯系
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從感情上親近他們,從心理上理解他們,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同時,家長還要加強與學校的聯系,及時全面掌握孩子的在校情況,并定期向學校老師通報學生在家的情況,避免學校與家長之間出現監管“盲點”,要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網絡。
3、對于出走的孩子,要亡羊補牢,自我反思
對于離家出走的孩子,家長應積極地與他們溝通,以歡迎的態度,接納孩子回家,而不是加以責備,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為什么會使孩子產生離家出走的想法。消除孩子離家出走的動機,從而使他于門打消離家出走的念頭。
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耽誤了自己最寶貴的學業,把自己難得的求學時光在出走和流浪的生活中虛度;二是極易沾染上社會不良習氣,甚至走上歧途;三是讓自己的親人擔驚受怕,為尋找他們遭受心理、經濟上的雙重損失;四是給社會帶來很多安全隱患,同時也危及其個人人身安全,比如,被社會上的壞人所誘騙或利用。
孩子離家出走這種行為可能會隨時的發生,作為家長一定要前期做好防范工作,對孩子的日常心理行為變化以及其他方面的行為變化多留意觀察,做到防范于未然。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叛逆經常離家出走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兒子大了不聽父母的話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叛逆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