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厭學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負面情緒表現。厭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那么當孩子出現了厭學的情緒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幫助孩子擺脫厭學的情緒,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緩解孩子厭學情緒。
對于孩子的厭學情況,家長要辯證理性看待,積極的采取合適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幫助孩子重拾學習興趣,對孩子耐心引導和教育。
1、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
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激發孩子的自我向上意識。
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讓孩子列出曾經做過的有成就感的事,想想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輝煌”。這樣,在激勵中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
3、減輕孩子的壓力。
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4、嚴格要求,增強自控能力。
當厭學的情緒一開始出現,家長要告訴孩子們千萬不能妄自菲薄,任由自己放棄在學習上的種種盡力。有時候,家長要告訴孩子們應該強制自己端正學習態度,激起自己內心深處發奮進取的欲望。
5、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要給孩子灌輸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告訴孩子我們學習的原因不存在攀比,只要我們真的把學習的內容吸收,考試的成績只是一個輔助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6、重新建立起孩子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首先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好一個目標,比如說孩子某一科的成績不太好的時候,我們不要去要求孩子馬上就去取得及格,只要孩子在學習中比之前有進步,我們就給予適當的獎勵和鼓勵。這對孩子重拾信心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孩子有了厭學的問題,家長不要奇怪,多去分析原因,積極的找準合適的方法對孩子耐心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應對和積極厭學情緒。
1、一味地實行高壓政策。
整天給孩子灌輸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覺得學習是個負擔,不愿繼續學。
2、有些家長太過溺愛小孩。
喜歡陪讀,造成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由此難以獨立地解決遇到的問題,讓他們體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后的成功的快樂,也喪失這方面的能力。
3、學業負擔過重,產生逆反心理。
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增加學習任務,以致孩子無法承受,從而對學習感到厭倦。
4、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
厭學情緒會扼殺或阻礙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欲望,家長們一定要多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多去察覺孩子的表現,及時的幫助孩子做好調整。
1、消極對待學習
會出現諸如:緊張、焦慮、恐懼、羞愧、內疚、厭惡等不良情緒。這些種種的跡象表明孩子對學習態度存在認識偏差,消極對待學習。
2、自我貶低
出現厭學情緒的孩子經常會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跟不上別人,覺得自己根本不是學習的料。
3、失敗合理化
往往用這種話語來安慰自己,麻痹自己,而不去改變,那么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合理化失敗,正是厭學的體現。
4、把學習當作應付任務
他們在上課時,極易走神,在課堂中小動作不斷;他們在做作業時,往往投機取巧,拖拖拉拉,能混則混,應付交差。
5、情緒化明顯
一攤開書本就說累,有時候會頂撞父母,有時候在家抱怨老師。沒有無緣無故的情緒,當孩子在學習問題上情緒不穩定時,多半是厭學了。、
對于孩子的厭學問題,家長一定要積極的引起重視,對孩子正確引導和處理。以上就是關于如何緩解孩子厭學情緒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