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家出走成為了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家長對孩子采取了各種方法,但依然就是無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家長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事實上解決孩子離家出走問題并不是難如登天的,關鍵是要用對方法。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就來細談怎樣教育離家出走的孩子。
對于孩子離家出走這一問題,很多家長內心是很困惑的,不明白孩子為什么會做出如此極端的行為。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就來細談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外面世界的影響
學業的繁重使少年無暇顧及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年輕而騷動的心又無法抵御來自外界的誘惑,因此便拿了父母的錢到外面去大開眼界,他們與父母并沒有什么矛盾,只是想出去看一看,玩一玩,怕父母不同意,于是只好不辭而別。
2、對孩子過于溺愛
有些父母對孩子極盡寵愛,哪怕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月亮,父母都恨不得能夠飛到天上幫他們摘下。這會導致孩子變得自私自利唯我獨尊,他們所提的要求父母必須滿足,如果父母有一絲猶豫或者拒絕,那么在孩子看來就是天大的事情,是父母不愛自己的表現。所以他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示威,逼迫他們妥協。
3、表達自己的不滿
父母管教孩子,通常會讓孩子感到不滿。特別是他們不認同父母的觀點時,甚至會頂嘴吵架。還有的孩子則是用離家出走來要挾父母,以此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類孩子一般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當孩子的欲望無法被滿足時,他們就會產生極端的想法。
面對離家出走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內心很是焦慮,無法保持冷靜,從而容易在慌亂下踩中誤區,進而導致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就來細談對待離家出走的孩子的誤區。
1、漠視孩子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肯定就是嘴上說說而已,不敢真的付出實際行動。于是當孩子說自己要離家出時家長會表現的漠不關心,覺得沒人搭理他,這件事自然就過去了。但是孩子會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或者不愛他的。這樣的態度會導致孩子漸漸疏遠父母,沒有安全感變得非常不自信。
2、打罵孩子
一些控制欲比較強的家長會采用無理解決的方式對待孩子,讓孩子屈服于家長的拳頭之下,覺得孩子以后就不敢再提這件事了。這種打壓式的教育看似能讓孩子暫時不敢離家出走,可是孩子心里會留有對父母的恐懼和怨恨。那些內向的孩子長大會變得敏感、膽怯,有可能一輩子都活在自卑中。而那些比較自我獨立的孩子,長大后會選擇遠離父母的身邊。
3、妥協退讓
家長一聽孩子要離家出走,立馬轉換態度,遷就孩子的過錯,甚至通過討好的方式讓孩子放棄離家出走的想法,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但是這樣的妥協退讓會讓孩子覺得這是可以提要求的籌碼,只要家長一不順著孩子的意思,就會提出來借此要挾家長,很容易把孩子慣壞。
面對離家出走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無法保持平靜,忍不住對孩子進行非打即罵,從而讓事情變得越發糟糕。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就詳談怎樣教育離家出走的孩子。
1、不要責罵孩子
12歲-18歲的孩子愛“較勁”。這段時間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也是容易產生“反抗”的階段,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較勁”。一旦產生沖撞和矛盾的時候,孩子就覺得家長不理解,老師不理解,那我就要“反抗”。家長關注的點和孩子期望被關注的不同,家長最關注的是孩子的學業,而孩子希望被關注的不僅僅只有學業,還有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在群體中成長成熟的經歷。
2、擱置一段時間再處理
等孩子和自己都冷靜下來了,反思自己,給孩子面子,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家長在改變,可以真誠的向孩子表示自己的沒有注意到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跟孩子表達,孩子離家之后我們很擔心,把這種擔心傳遞給孩子,告訴孩子如果你出走,家人會很焦慮。
3、談責任談后果
因為離家出走,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必須要讓孩子意識到,他對家庭和學校要擔起責任,這種離家出走的方式其實是一種逃避和退縮行為,對問題的解決是沒有幫助的。萬一在外面發生了很嚴重的事情,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當然,如果家長和孩子的矛盾暫時難以協調,可以讓孩子信任的老師或長輩來對孩子忠告。
對于孩子離家出走這一問題,可以說是“宜疏不宜堵”,家長必須要多去換位思考,與孩子共情,從而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進而接納孩子內心的想法,引導孩子戒掉不良習慣,得以健康快樂成長。以上就是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對于怎樣教育離家出走的孩子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離家出走后怎么辦
下一篇:湖南少年管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