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當家長發現孩子喜歡偷拿東西時,家長千萬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對孩子進行責怪和毒打。家長應該告知孩子行為錯誤,并積極的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習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小孩喜歡偷拿東西應該怎么辦。
1、帶著孩子主動去承認錯誤。以下分享一個成功的例子:有一天小鄭發現,她的兒子正在拿著一個特別好看的玩具在炫耀。然而細心的小鄭發現,這并不是自己給兒子買的玩具。
在小鄭的追問下,兒子才坦白,這玩具是從玩具攤阿姨那里偷偷拿來的。當小鄭意識到兒子開始偷東西時,小鄭并沒有打罵兒子,而是跟兒子講明,這個玩具并不是屬于你的,你偷拿了別人的玩具,就要去跟人家道歉。
于是小鄭帶著兒子,來到了兒子“作案”的玩具攤,跟攤主說明了來由,然后讓兒子主動向攤主阿姨道歉。由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乖巧的兒子羞愧地捂著臉,向攤主阿姨道了歉,從這以后,不可以偷拿別人的東西,這仿佛像一個烙鐵,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
2、讓孩子明白“物品歸屬權”。孩子還小,很多事并不明白是非對錯,這也就是為什么越小的孩子越好教育。當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時,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何為“物品歸屬權”。要讓孩子明白,這個東西到底應不應該屬于你、為什么這個東西不應該屬于你、你應該如何正確地讓這個東西屬于你。同時,作為家長要監督孩子,讓孩子自己將物品還回去。
3、父母以身作則,用行動來教孩子。很多平日里喜歡占小便宜的家長,這些行為被孩子看到后,孩子會默默地學習下來。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嘗試偷拿別人的東西,然而孩子并不會意識到這是在偷東西,而是認為“我是在占小便宜”。因此,如果發現孩子偷拿了東西,家長一定要及時反思,自身是不是有哪些不良的毛病,讓孩子學到了。與孩子一起糾正,跟孩子一起成長,往往很多時候,見其子如見其父。
4、給孩子講故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發現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我們第一件事就是要即使把東西還回去。其次我們家長多給孩子講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自己理解故事中的正確人生觀,讓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品格。這則是需要爸媽平日里多陪陪孩子。
5、不要急著給孩子貼上“偷東西”的標簽。保護孩子的自尊,只要想辦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夠改正就可以了。再好的小樹苗,也有不小心長歪的時候,更何況是天真又無知的孩子。因此負起作為爸媽的責任,讓孩子樹立健康、正確、優質的人生觀和品格,相信這要比考了多少分更重要。
孩子“偷”東西,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家長面對這類孩子,總是既生氣又感到羞恥。對此掌握好恰當的方法很重要。
1、告訴孩子偷東西的嚴重性
父母需要經常告訴孩子,即使是一針一線,也不應該拿別人的。當孩子發生偷竊行為,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如果你的小黃人被偷了,你會傷心嗎?你會怎么辦?”,同理心能幫助孩子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事情,讓孩子明白錯誤。
2、學會承擔責任
要讓孩子面對后果,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要求孩子賠償,歸還別人的物品,如果以上兩項難以執行的話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取消孩子一些權益來懲戒孩子。
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還沒有行為判斷力,因此,使用過分的手段都是不對的。孩子偷東西,相信并不陌生,但若不及時教育,會養成他們的習慣,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若到了這一步便難以挽回了。所以,教育要及時!
3、看影視或者講故事的方式影響孩子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故事的教育力量非常巨大的,比家長苦口婆心的念個不停效果要好得多。家長可以選擇“誠實”類的影視給孩子看,“誠實”類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4、當孩子做出一點改變,及時表揚
讓孩子體驗到勇敢承認錯誤,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如果孩子承認錯誤了,家長還進行責罵或者打他,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也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反饋,承認錯誤會被打。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切記不要翻舊賬,這會讓孩子感到羞辱,有損自尊心。
其實家長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事情一發生就著急在道德上做判斷,孩子其實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是因為家長在某方面沒有滿足他的需求,所以家長也不要著急將問題完全歸結于孩子,自我也應該進行反思。
一看到孩子“偷”東西,家長立刻就炸了,對孩子痛斥一頓,將孩子貶低的一無是處。其實過激的反應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家長要掌握好巧妙的方式耐心引導。
1、家長需要第一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還要告訴孩子什么是“可以的”。比方說,正確合理的替代行為。
2、如果孩子真正想要某個物件(合理的需要),可以通過征求別人的同意,或是拿自己的物品進行交換,或是取得爸媽的支持與幫助,或者讓爸媽每周(月)給自己一點可自由支配的零用錢等方式合理獲得。
3、給予正確地引導,讓孩子既滿足了好奇心與合理需要,又保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用錯誤的方法直接指責孩子去偷拿,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了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孩子懂了自然就不會在發生類似的事了。
4、切忌拿羞辱當教育
當孩子出現私自拿東西的行為,有部分家長會用打罵方式的來讓孩子長記性。但我始終覺得這不是最適合的方法,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小伙伴,媽媽打她罵她,導致的結果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5、當然,如果用了引導、暗示、提醒等各種方式,孩子還是改不了不經允許拿別人東西的毛病,就需要面對面地進行批評教育了。
人生就是不斷犯錯不斷修正的過程,何不把孩子犯的錯當成是教育孩子的契機呢?遇到事情家長越心平氣和,情緒穩定,培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以上就是關于小孩喜歡偷拿東西應該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小孩偷錢屢教不改應該怎么正確教育
下一篇:小孩喜歡偷偷拿別人東西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