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1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家長們都擔心孩子會沉迷游戲,荒廢學業,甚至是荒廢人生,把游戲視為“洪水猛獸”。當孩子沉迷游戲時,很多家長往往束手無策。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沉迷游戲家長如何管教。
對于沉迷游戲的孩子,家長要掌握好合適的方法積極引導和教育,對孩子的行為耐心教育和管教。
1、家長轉變觀念
家長需要的不是禁止游戲,而是讓孩子自己從游戲中走出來,讓他們感受到屬于家長的關心與關愛,屬于游戲之外的快樂。
多陪伴孩子尋找正真的樂趣所在,多鼓勵孩子,多跟孩子做游戲,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讓孩子認識到除了游戲,原來家里也會很有趣,讓孩子擺脫生活的孤獨感,主動的融入生活。
2、增加親子互動和陪伴,轉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少父母陪伴、感到無聊”是很關鍵的一點。
父母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簡單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趣事和煩惱;帶孩子做一些親子運動,如跑步、打乒乓球等;假期組織家人戶外旅游或者野炊,引導孩子走出游戲,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
3、讓孩子清晰地認識到游戲上癮的危害
游戲上癮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些孩子一打游戲就廢寢忘食。有人發展到每天起床便莫名其妙地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頭昏眼花、雙手顫抖和食欲不振。所以我們家長要讓孩子清晰地認識到玩游戲的危害。
4、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限定時間,必須和孩子討論之后再定下時間,比如周末允許玩2個小時,這段時間就跟閱讀時間是對等的,家長不要打擾。
同時,家長要正確認識游戲,意識到玩游戲并不全是壞處,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自己的抵觸,可能的話,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既能把控游戲時間和質量,又能增進感情、放松心情。
5、多進行戶外的活動
多進行戶外活動也是為了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秀美的河流山川每一個孩子都會喜歡的,特別是在節假日的時候,家長當時正值放假,一定記得帶孩子出去走走,孩子放假在家,免不了又會想上網玩游戲,所以要多進行干預。
如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們生長在信息化的網絡時代,不可避免要去接觸網絡,現在網絡成癮,已經成了孩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1、與孩子認真交談,規定限制條例
逐步實行斷網。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和專家們一致認為,良好的上網習慣應該從小培養,在孩子剛開始接觸電子產品時就要養成。必須要與孩子傾心交談,規定使用網絡的時間和空間。
2、規定使用時間和場所
專家們還建議限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場所。手機和平板電腦應該在家里的公共場合使用,在家人吃飯時不能使用,也不能讓孩子獨自上網,孩子上網要有父母在旁邊監督。
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不能缺席
家長在空閑的時間要多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不要一味地忙于工作,時間是擠出來的,哪怕每天花半個小時跟孩子溝通交流,都是有很多成效的,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可以了解孩子內心的世界,可以了孩子的實際需求等。
4、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關愛
雙方都能妥協下來,理解雙方的難處,知道家庭是講愛的地方,并不是爭強好勝的地方,家長應該多多表揚孩子的優點和發光點,讓孩子被認可。
5、樹立榜樣,正人先正己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重大,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父母不能要求孩子關了手機,自己卻看個不停,因此行動的關鍵和計劃應該是全家執行,大家共同保留一個沒有電子產品的空間。擔心孩子網絡上癮的父母首先要自我檢討,自己在必要的時候關機。
當孩子沉迷游戲時,家長要積極的引導孩子認識到沉迷游戲的危害,去抵抗游戲的誘惑,幫助孩子正確應對網絡游戲。
1、游戲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游戲出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需要錢去買裝備等。孩子會為了在游戲里有一席之地,不惜一切把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給玩游戲,孩子的美好時光都會被玩游戲占據。
2、沉迷游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
因為沉迷游戲,會使孩子對此產生強烈的依戀感。習慣了游戲里的暢快自在,就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厭惡心理,從而開始自我封閉,甚至會造成不合群性格。
游戲里還會給孩子帶來對生活上的影響,有時分不清虛擬和現實,陷入角色混亂。會對將來的健康成長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沉迷游戲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家長要理性應對,積極引導,耐心教育。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沉迷游戲家長如何管教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