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隨著手機游戲的普及,幾乎所有的家庭里面的孩子都會打游戲,但由于孩子的自制力的欠缺,很多孩子都會陷入到游戲的陷阱里面,家長要理性引導,積極教育,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沉迷于打游戲該怎么辦。
面對沉迷游戲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合適的教育方式,積極的引導和勸解,幫助孩子早日走出沉迷網絡。
陪伴不僅僅只是待在家中,也不僅僅是輔導作業。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戲,家長為什么不沉迷游戲,無外乎家長知道生活不只有游戲。家長需要的不是禁止游戲,而是讓孩子自己從游戲中走出來,讓他們感受到屬于家長的關心與關愛,屬于游戲之外的快樂。
多陪伴孩子尋找真正的樂趣所在,多鼓勵孩子,多跟孩子做游戲,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讓孩子認識到除了游戲,原來家里也會很有趣,讓孩子擺脫生活的孤獨感,主動的融入生活。
帶孩子出去旅游,需要明白好奇心永遠是孩子的天性,要多帶孩子出去看一看走一走,讓大自然的光和溫暖照進孩子的身體和心靈,也會讓孩子更加的陽關;
帶孩子一起鍛煉身體,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需要在路上,多運動、多鍛煉更加容易讓孩子身心健康;有帶孩子做一些游戲,游戲不僅僅是虛擬世界中才有,現實世界中更多,要讓孩子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他才會擁抱世界。
3、家長需要明白教育不僅僅是完成學業,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學,我們最終都會步入社會,面對社會。游戲不應該成為孩子們的避風港,真正的避風港應該是家庭。要努力轉變觀念,轉變認識,讓孩子不要成為學業的奴隸,要讓孩子成為自己生活的主角,在自己的生活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孩子出現沉迷游戲的問題時,家長要去積極的探尋原因,找到合適的方法,積極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正確應對沉迷游戲。
孩子長期沉迷于游戲,或多或少都與家長跟孩子的陪伴太少有關,要知道從心理學來說對任何虛擬事物的沉迷都是對現實無法實現的補充。眾多沉迷游戲的孩子,大多數情況都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讓孩子沒有能夠體會到足夠的關心和關愛。
大多數時候,家長都認為陪伴就是按時回家、按時輔導作業,但是不知道的是陪伴不僅僅應該是身體上,更多的應該是心靈上的陪伴,而大多數家長都缺乏心靈陪伴的耐心和時間。當孩子無法在現實中獲得陪伴的時候,游戲就成了他打發大部分時間的重要手段,時間久了自然會上癮。
2、現實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如意,沉迷游戲的孩子,大多數都在現實中受到了打擊和批評,無法得到緩解,但是從游戲中找到了自信,并產生了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虛榮心,在游戲里面成就感得到最大的滿足。特別是同時,游戲也是大多數孩子都在玩的情況下,與眾多同齡人形成了一個“游戲圈”讓自身在游戲中得到了更多的認同感。
說到底,沉迷游戲上癮的孩子只是對外界失望后躲進了游戲的世界里而已。教育本身過于重視學業、重視成績排名,讓現在的孩子承擔了他們無法承擔的壓力,有的在父母幫助下或者自身努力下擺脫了出來,但是更多的孩子是沒辦法自己束縛的,只能逃離。所以在筆者看來,這是現在唯“學業”論的教育觀念導致的一個負面的產物之一。
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孩子沉迷打游戲現象已經是一個常態,作為家長,要積極的去發現孩子沉迷的表現,耐心做出引導。
1、隨著時間的推移,上網會產生耐受性。最初,孩子可能玩10分鐘就滿足了,之后卻需要越來越長的時間時,說明他可能已經對上網成癮。
2、如果一個孩子過去很喜歡踢足球、與小伙伴們一起玩或者喜歡爬樹,現在卻對諸如此類的事情喪失興趣,而只喜歡花上幾個小時玩上網,說明他可能已經對上網成癮。
3、成癮者通常控制力下降。如果父母強行不讓他們玩上網,他們可能會有一些不良表現,但不一定是成癮表現。
4、撒謊稱自己沒玩上網,偷偷將上網帶進臥室或者在其他隱秘的地方玩,又或者通過欺瞞家人的方式讓自己多玩一會上網,所有這些都是成癮表現。
5、成癮者往往借助藥物或者某種活動和行為避免自己出現負面情緒。玩上網的孩子如果回避悲痛、壓力或者負面情緒可能是成癮的一種表現。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在和人打架或者和父母爭吵之后便玩上網,說明他可能在用這種方式應對負面情緒。
6、失去重要朋友和學習成績下降也是成癮的表現。如果過度沉湎于上網,孩子的人際關系可能出現問題,失去朋友,同時學習成績也會下降。上網成癮的孩子會將自己與外部世界隔離開來。
對于沉迷游戲的孩子,家長要掌握好合適的方法,積極理性的教育和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沉迷于打游戲該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