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4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沉迷游戲,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害的,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對于孩子天天沉迷游戲,家長應該給孩子制定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并且可以多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這樣孩子對游戲也不會太沉迷。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天天沉迷游戲里怎么辦。
當孩子出現沉迷游戲時,家長要明確的給孩子制定規則,耐心積極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掉沉迷游戲的壞習慣。
1、建立界限
這里說的建立界限指的是幫助孩子建立網絡界限,主要表現在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長這件事情上。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好關于使用網絡的具體細則,并且彼此約定要嚴格遵守商量好的規則。比如說什么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玩手機多長時間等等。
2、引導孩子制定學習目標、學習動力
有些家長性子比較急,整天就會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說事情。這種做法除了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以外,別無他用。家長應該幫助引導孩子制定學習目標,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3、讓孩子了解晚上玩手機的危害
學生每天壓力本來就大,如果晚上選擇偷偷玩手機,那必然要等到很晚才能睡覺,十分的影響孩子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和精神狀態,我們要勸導孩子,如果玩一晚上的手機,第二天必然會浪費掉一上午甚至一天的學習時間,這是十分的不劃算的。當今還是得以學習為重。在晚上玩手機對眼睛的傷害極大,這是十分影響聽課的。
4、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
父母可以給孩子列一個時間表,規定孩子玩游戲的時間,讓孩子玩游戲達到了一定的時間之后,如果孩子能夠主動停止玩游戲,父母要給予孩子獎勵。讓孩子獲得獎勵之后,會肯定自己停止玩游戲的行為,在對抗沉迷游戲的時候會更有自信心。
5、增加親子互動和陪伴,轉移孩子注意力
父母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簡單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趣事和煩惱;帶孩子做一些親子運動,如跑步、打乒乓球等;假期組織家人戶外旅游或者野炊,引導孩子走出游戲,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
如今孩子沉迷手機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開始有主見,有想法了,父母如果只是沒收手機,強行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往往會適得其反。想要解決孩子沉迷游戲的問題,家長要注意教育方式。
1、心理上要有一種開放、接納的態度。
如果我們具備這樣的心態,看到孩子玩手機時不會憤怒,焦慮,對孩子來說他們就不會戰戰兢兢,會大膽的玩而不是偷偷玩,當家長給孩子建議時,孩子也容易接受,態度開明的父母可以說是避免孩子沉迷手機的第一要素。
2、拓寬孩子學習、生活空間。
很多的孩子沉迷手機游戲,一開始是因為好奇或者同伴介紹,然后慢慢的沉迷其中。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給孩子更多的興趣空間,讓孩子找到更多讓自己有收獲和成就感的事情,那么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就會越來越小。
3、和諧幸福家庭。
一部分沉迷虛擬現實的孩子,是因為家庭不能給他們提供穩定、和諧的環境,夫妻關系不和諧或者物質上滿足孩子而精神上不關懷孩子,這樣孩子們精神無助時就會轉向虛擬世界,逃避來自現實的痛苦,家長要為孩子好的一個生活氛圍。
4、豐富多彩生活。
孩子要達到沉迷的狀態,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太過單調,他們從中得不到快樂,所以轉向手機,所以父母盡可能多的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如旅行、各項運動、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當家長發現孩子沉迷游戲時,不要一味的打罵和斥責,找到合適的方法,耐心的去引導和教育,積極的分析孩子沉迷原因。
1、有著強烈探索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擁有自控力較差,自我管理意識比較薄弱的特點。因此,當他們接觸到了手機中紛繁的內容時,他們往往無法較好地控制住自己,從而不斷地想要去更深入的了解。
2、缺乏興趣愛好
有這樣一部分孩子,他們缺乏興趣愛好,不喜歡閱讀,不喜歡音樂、美術、體育、旅游,等等,這些高尚的、能提高修養的、陶冶情操的愛好,一概與他們無緣,他們的心靈處于一種荒漠的狀態。
3、尋找快樂感
手機里信息豐富,像抖音、快手等各種軟件,繪聲繪色、熱鬧非凡,而一些言情小說、通關游戲,則引人入勝,讓人心動。這些吸引不僅對孩子,就連成人都難以抗拒。
4、填補空虛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心和照顧,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社交需求,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家長比較疏離,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或者家長管理過于嚴苛,愛沒有流通,這個孩子內在是孤獨的,對情感就有強烈需求。
家長對于沉迷游戲的孩子,要多點包容和理解,理性的看待孩子的行為,積極教育。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天天沉迷游戲里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太沉迷游戲了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十歲沉迷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