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11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初中孩子不寫作業,根據興趣和程度布置,更新和豐富作業形式,有些設計類或制作類作業更容易激發孩子的興趣;另外,將作業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下面為大家解答初中孩子不寫作業該如何教育這個話題吧。
初中孩子不寫作業,不至于給孩子造成厭惡的情緒或形成沉重的負擔;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理解作業的意義。
1、在于鞏固所學知識,檢查自己學習進展程度。通過各種教育使做作業成為孩子的一種需要,使孩子樹立我愛學習、
我要學習、我會學習的意識。有了正確的態度,還需要巧妙的方法。老師可以采用一些策略來養成或鞏固學生的行為。
2、比如,如果孩子做作業時間長,速度慢,就需要老師根據作業量提出一定的時間限制,如半個小時或50分鐘以內完成,
3、并且告訴孩子完成作業之后的時間歸自己支配,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和緊迫意識,相當于制訂一個預期目標,能夠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
初中孩子不寫作業,如果孩子作業遺漏、丟三落四或不能如期完成,老師就幫助他們設計一張作業自查表格。
1、欄目可以有布置時間、作業數量、完成時間和檢查結果等,相當于一張備忘錄,讓孩子自己進行統計或自我監督,連續一周表現良好就給予適當肯定或鼓勵。
2、如果孩子做作業精力不集中,就要把重點放在訓練注意力上,可以通過家校合作共同完成,如要求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盡量不要干擾,
撤除孩子書桌上的玩具、畫片或吸引其注意力的物品,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要求孩子在開始做作業前要做好一切與學習無關的生活瑣事和準備工作。
3、為保持思維的連貫和流暢,要求孩子做作業期間不能無故下位子,遇到不會的題目不要急于去問家長或老師。
初中孩子不寫作業,先動腦筋思考,實在不會就暫時擱下,最后一起來問。另外,除非孩子習慣極差,沒有起碼的約束自我的能力。
1、盡可能不要陪讀或監視,一是容易干擾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容易養成依賴或敵對心理。每個孩子問題的原因可能都是不一樣的,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在作業問題上也是如此,
2、有的孩子是不愿做或不想做,其主要問題是思想或動機問題;有的孩子是不會做,因為不會而充滿了挫敗的情緒,沒有成功感,
所以應重點提高其學習能力。還有一部分孩子更多的是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必須建立有效的行為提高策略或監管體系。無論是哪種原因,有幾點都是非常重要的。
3、愛心與包容,不要輕易用極端的言辭指責孩子或扣大帽子,這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引起孩子更多的反感;二是堅持與耐心。
最后,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的心理學試驗認為至少需要21天,一個行為才能穩定下來,但實際可能遠遠大于這個數字。以上內容就是初中孩子不寫作業該如何教育話題,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12歲孩子不愿寫作業